技术文章更多>>
- 高温高压反应釜安全操作指南
- 点击次数:71 更新时间:2025-10-25
- 一、高温高压反应釜启动前准备:确保设备与人员安全
设备检查与清洁
密封性检查:检查釜体、釜盖、密封圈是否完好,无裂纹或磨损。装盖时需按对角线分多次拧紧主螺栓,避免倾斜导致密封失效。
阀门与管道检查:确保进气阀、排气阀、压力表及防爆膜管口畅通,无物料堵塞。若发现堵塞,需拆卸清洗后重新安装。
清洁与干燥:用乙醇清洗釜内壁、搅拌桨、冷却盘管及接合面,再用蒸馏水冲洗并擦干,防止交叉污染。
安全附件验证
检查安全阀、压力表、温度传感器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,确保其灵敏可靠。
测试报警系统(如超温、超压报警)是否正常,联锁装置是否有效。
环境与人员要求
实验需2人以上协同操作,严禁单独作业。
确保通风良好,打开换气扇,避免可燃气体积聚。
二、启动操作:规范流程降低风险
密封与试压
密封操作:将釜体放入加热炉,缓慢合盖,避免密封面碰撞。加入垫片后,用扭力扳手按十字对称法分多次拧紧螺栓(新釜70-100N·m,旧釜100-150N·m)。
试压测试:用惰性气体(如氮气)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(100-105%工作压力),每20%工作压力停留5分钟,升至试验压力后停留30分钟,检查泄漏。若压力下降超0.05MPa,需排查漏点(如接口、针型阀、温度计探头插口),紧固后重新试压。
投料与气体置换
投料限制:溶剂不得超过内胆允许加料系数,严禁使用低沸点易挥发试剂(如丙酮、苯)。
气体置换:通入氮气反复充放3-5次,排除釜内空气。若需通入氢气,需先排空氮气,再缓慢充入氢气至反应压力,避免静电引发爆炸。
加热与搅拌控制
升温速率:不超过80℃/小时,阶梯式调整设定温度,防止局部过热。
搅拌启动:先开启冷却水,再启动搅拌,转速需>100rpm/min,确保物料均匀分散。
三、运行监控:实时响应异常情况
参数监测
密切关注温度、压力、转速变化,尤其警惕压力骤升。若压力过高,立即降温或从排气阀放空(氢气需排至室外)。
记录关键参数(如电流、电压),便于后期分析。
取样规范
反应中取样需确保体系均相,停止搅拌后静置10分钟再取样。首次放料约20毫升后取样,避免管道残留影响结果。
应急处理
泄漏:立即关闭电源、加热设备,疏散人员,通风降压。
超压:通过排气阀或安全阀泄压,确保压力释放通道畅通。
火灾:使用干粉灭火器,严禁用水扑救易燃液体火灾。
四、停机操作:安全终止反应
降温与降压
关闭加热系统,自然降温或通冷却水至室温。
缓慢释放釜内压力,严禁快速减压导致设备损坏或试剂溅出。
开釜与清洁
确保釜内常温常压后,对称旋松螺栓,均匀抬起釜盖,避免密封面受损。
用乙醇清洗釜内及电极,去除残留物,防止腐蚀。
设备维护
长期停机时,排空制冷剂和水源,远离腐蚀性物质。
定期检查密封圈、搅拌桨叶、轴承组件,更换磨损部件。
五、高温高压反应釜风险防控:从源头杜绝事故
物料管理
严禁使用自燃点、闪点低的物质(如低闪点甲类易燃液体),避免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控制催化剂用量,均匀加料,防止反应失控。
设备维护
定期检修,避免机械杂质掉入釜内,提高检修质量。
检查电气系统,确保接地良好,防止静电积聚。
人员培训
加强操作技能培训,熟悉应急处置流程(如泄漏、火灾处理)。
严格执行操作规程,杜绝违规作业(如高温带压开釜)。
